忠于品牌,精于技术

你做“需求分析”,踩过这几个坑吗?

写这篇文章的契机,是因为和编辑大人沟通我们产品首页改版的需求。

我们产品的内容生产开始趋于稳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生产的栏目以及栏目中的内容框架等,因此最近就在做我们产品策略的首页改版。

  • 原来: 所有策略都放在首页、没有分类,自然策略流展示;

  • 改版: 不同类型的策略,分为不同入口以及不同展现形式;

目前而言,我们产品还是以内容作为驱动,因此在规划、分析需求的时候,都会和编辑大人“店花”童鞋进行充分沟通。昨天把改版的原型图再和花花沟通的时候,又发生了问题:

她指出分析师生产的热点主题策略和编辑生产的在更新以及更新原因上存在很大不同.

具体大概就是编辑生产的热点主题策略是会经常更新,更新一般都是因为有具体的热点事件引发,那么对于同一个主题,如果1级页没有一个最新“更新理由”的展示 (再次引发热点主题的事件原因) 。

用户在曾经看过这个策略的情况下,如何知道这个主题的内容已经改变了呢?

因为这个,原型图可能不得不改。

由此,我就在想如何才能从需求开始到结束这一整个过程,“尽量”少做无用功或者少才坑呢?

下面将从产品工作的流程来一一描述和尝试挖掘可优化的部分:

决定需求阶段

1. 产品经理自己YY需求:

大把的产品经理其实并不是自己产品的用户,或者说平常用自己的产品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陷入自己的YY,“我感觉”这个词出现在自己内心OS的概率特别高。

建议:

1> 如果你不爱它,也不想深入了解它,请你let it go~

放过你自己,也放过这个不被你所爱的产品。我想,只有思想到一定境界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以下这点:

“抛弃了内心对不同事物的感受,把所有产品都抽象为“它只是个产品,差别在于行业和针对的用户群不同。”

然而,大多数人都是做不到这点的。

2> 如果你爱它,或者想要深入了解它,请你learn it~

这里说的,主要就是行业知识了,脱离行业知识去做产品显然是不可行的。 当然,知识也有广度和深度上的差别,从专有名词到产业链等等,这个就视你自己想要了解的程度定了,当然,我个人认为了解的越多,考虑的东西也会变多,越有可能联结各种可能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不懂k线图,你如何去告诉猿猿们k线图里那一根根的红绿柱子代表的其实是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这四个价格、图里的“花花绿绿”的几根连绵不绝的线其实是n天的价格均线呢?

2. 产品经理从自己角度理解需求

产品经理是自己产品的用户,甚至是资深用户。不要以为这样很high,“度”把握不好就容易陷入只管自己的陷阱里, 这个陷阱,可能体现在:产品面对的用户群的把握、产品的重点/方向把握、是否要某个需求、需求之间的优先级等等 (具体的体现细节阔以以后再另起文章)

举个例子:

周五的时候,我和设计大人在沟通策略页改版的时候,几个猿猿们“呐喊”了:

1、“大屁股大人”说:“其实我只关心自己买的股票的相关策略有哪些,相关热点新闻有哪些,你告诉我的股票后续怎么买卖就好了,其他的我不看”

2、“套神”说:“我每天从当天的涨停股票里选,顺便结合热点主题,最后决定买啥的”

....

然而我可能跟他们的炒股票、选股票以及卖股票的方法都不同,我倾向自己去看热点主题、结合新闻,再结合股票的k线技术指标 (macd、rsi、主力筹码等) 、龙虎榜、最近是否有公告,有时候还会视情况看公司基本面啥的。

用自己的产品久了,就容易把自己的产品做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然而,“你”只是产品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像你这样的用户占多少、其他用户又占多少,分别的需求如何,这个是非常值得度量的。

其他关于产品更上层的部分,就不多描述惹,毕竟一般的产品经理涉及不到,并且我的经验也不足以讲得清这个,啊哈~ (but,希望在不久后,可以讲得清)

具体的需求分析阶段

1. 业务流程不够了解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某个流程没有考虑到,或者考虑到了全部的流程,但是流程中的细节又欠缺考虑。

建议:还是上文的增值自己对行业知识的理解。这里的行业知识可能就更偏向深入和具体一些了,而不是那些泛泛的。

有句话说的好:

不想当领域专家的产品经理都不是优秀的产品经理……^_^

2. 思维逻辑不够清楚

在对业务流程的理解没问题的前提下,分析需求,但是可能会存在一些边界条件没有考虑、有些影响需求的条件没有考虑的情况。

举例:注册流程流程看起来最简单,但实际上判断条件是非常多的,以手机号注册账号为例子,需要至少以下判断:

  • 手机号为空

  • 手机号格式出错 (暂定支持中国手机用户,11位)

  • 验证码为空

  • 验证码错误 (多余/少于规定的长度、存在不支持的特殊字符、不为正确匹配)

  • 密码为空

  • 密码输入不支持的特殊字符

  • 密码长度超出使用范围

这样交叉起来就有非常多的可能性了,还不算手机号不作为用户名、是否有确认密码等,不然可能性会更多。

建议:都不是天生就能考虑到所有细节的,需要平时多多练习:

  • 一个比较复杂的需求做完后,再重新梳理一次逻辑,总结一下之前做的不好的部分;

  • 自己经常演练下复杂的逻辑,锻炼下自己的思维能力;

  • 学着慢慢注重细节,边界条件、判断条件很多都藏在细节里;

  • 有时候看看侦探小说、学学数学啥的 (蹲在墙角猥琐的笑) ;

制作原型图阶段

1. 不画手稿直接画电子稿

一般具体的需求分析结束后,会开始画具体的原型图。在刚开始做产品工作的时候,一般我会直接用axure画原型图,现在想来,这是非常浪费时间的。

why?

原型稿中体现的不仅是需求分析,还有页面内容、内容的布局优先级以及页面的交互行为,相当于同时考虑很多内容,谁有信心,画一遍原型稿就能都覆盖周全

因此,根据我自己目前的认知,建议酱紫做:

  • 确认页面上需要展示的内容;

  • 确认信息的优先级;

  • 确认布局以及交互;

并不是说一定要按照上面的步骤来进行,重要的是,试着一个时刻只关注一个思考点,不然太多要考虑的东西同时考虑,有时候反而会乱。

然后,重要的事情我偏只说两遍,那就是:

画手稿!画手稿!

至于为什么我建议全程画手稿呢?

  • 更省时间。铅笔一画就好,如果是电子稿,还得先选择某个部件,再画,总体的时间花费谁多谁少不用多说吧;

  • 试错成本更低。就算自己推翻自己的版本,或者别人推翻你,也没关系,橡皮一擦就好了,不至于浪费太多时间;

2. 不跟设计师沟通直接画电子稿

这个其实是承接第1点的,如果贵司有交互设计师的话,那么拿着你的嘴+需求分析+手稿冲向她吧,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要相信专业的人;如果贵司没有交互设计师,那么也同样冲向设计师,两个脑袋应该会比一个脑袋看到的问题多。

3. 原型图保真度太高

这个也是我自己曾经犯的问题,可悲的是还是深以为自己666的地方。刚做产品的时候,总感觉原型图保真度高的话,自己就很厉害 (不知道自己呆逼果然很可怕) 。

why?

一般的需求原型图的目的在于程序猿把你要做的东西做出来,那么如果你拿着你的需求分析+大致的静态原型/手稿+嘴他就能完全理解的话,你还要花大把的时间在原型图中的各种面板和复杂逻辑判断干嘛呢?

把时间“浪费”在思考为什么做这个需求上不是更有性价比吗?

当然,原型图这东西是要分类型的,一般日常的需求分析不需要高保真,但是在需要去拉投资或者其他情况下可能还是需要高保真的,这个我就不多说啦~

有关于电子稿和手稿多说几句:

有关于这点,我觉得如果是小团队的话,从完成需求的角度上说,其实真的不太需要电子稿,手稿+嘴+需求分析足以。

but,还是有需要电子稿的时候滴:

  1. 为了人多做投影展示的时候; (其实人多的时候也还是有可能不需要滴)

  2. 为了存档; (为了自己清楚自己的版本迭代)

  3. 为了程序猿们查看再理解; (这个是很必要滴)

贯穿始末的 “沟通”

1. 和用户沟通

多和使用你们产品的用户沟通,了解他的使用方法、流程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用、他觉得哪里不好、他还希望有什么等;

多和没使用但是可以变成你们的用户沟通,了解他怎么用其他的产品、为什么用那些产品、为什么不用你的产品等;

这个可以有多种方法,就不再这篇文章里展开惹。

2. 和更靠近业务方的沟通

就像我在开头所描述的情况,如果你的产品是非常依赖于内容,那么你要持续和生产内容的人们去沟通,去交流。这样的好处在于:

  • 既定的需求,更不容易返稿;

  • 交流过程中碰撞出新需求的火花;

3. 和设计师的沟通

如果你的需求分析包括需求逻辑+原型图的话,那么和设计师早日沟通为好。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设计师在和你沟通的过程中,能够更理解业务。懂业务的设计师做出来的交互和UI比不懂的会考虑的更全面和更接近你想要的。

相互沟通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进步的过程。产品经理虽然不需要精通交互、 UI设计,但是也是需要懂得,而类推到设计师也是一样,这是一个win win的过程。